很多人會做的是包上保鮮膜,放進冰箱。殊不知保鮮膜并非“鎖鮮”萬精油,冰箱也不是食物保鮮的“保險箱”,若保存方式不正確,并不比常溫保存更妥當。
從保鮮技術(shù)角度來講,把不同品種的蔬菜、水果儲存在一起是不利保鮮的。但從實用角度來看,卻又十分必要。過去,不少生產(chǎn)基地雖然建設(shè)了保鮮冷庫,卻因為貯藏效果不佳并沒有好好利用。就像很多市民喜歡把買來的各類鮮食一股腦塞進冰箱一樣,生產(chǎn)基地也習慣將葉菜收割后直接堆放在冷庫中。
但其實對于葉菜而言,失綠腐壞有時比高溫更快。一棵菜從新鮮到腐壞蕞快只要幾小時。蔬菜尤其是葉菜,需要水分也需要氧氣。以生菜為例,由于葉片含水量高且很薄,在表面葉片嚴重失水的情況下,表面葉片并不會立即腐壞,但會縮水形成一張包裹住內(nèi)里菜葉的薄膜,讓內(nèi)部菜葉無法“呼吸”,排不出濕熱,導(dǎo)致整顆菜由內(nèi)里開始腐爛。“這就解釋了為何有的菜表面看起來還算新鮮,里面卻先爛了的原因。”
不同葉菜對貯藏的要求不同,團隊需要尋求平衡,找到適用于大多數(shù)葉菜的方法。而同一冷庫中,在設(shè)置溫度恒定的情況下,不同區(qū)域的溫度也不盡相同。
目前,在冷庫貯藏、配送的條件下,綠葉菜的保鮮期顯著延長。菠菜、小白菜、杭白菜從過去貯藏10―20天損耗30%,改至貯藏40天,損耗僅為8%―10%,保鮮期延長近30天。生菜保鮮期也達到了30天左右,經(jīng)濟效益提高15%以上。
